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华坪农业网 >> 大理蓼

居民试用“家庭蚯蚓箱”分解垃圾成效显著滇素馨

发布时间:2022-08-09 13:32:34

居民试用“家庭蚯蚓箱”分解垃圾成效显著

只要将厨余垃圾弄碎埋进泥土,蚯蚓就会很快将其分解

上月起,一些北京市民也开始尝试养蚯蚓

连日来,有关“垃圾焚烧能否解困山西大同垃圾围城的追问,再次将垃圾处置难题呈现在公众面前。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垃圾是烧还是埋的问题就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争议并无结果,而城市周边的垃圾山有增无减。人们究竟应该怎样对付垃圾?

鲜为人知的是,在我们的身边,一些人正在矢志不渝地做着他们认为终究能见成果的垃圾减量化尝试,这就是国外已是常态,而我们才刚刚起步的“家庭蚯蚓箱。

小小的蚯蚓,究竟有多大能量?

老两口的另类宠物

【这半年来,我们家很少再扔垃圾】

“嚓,嚓,咔嚓,咔嚓。一撮参差不齐的韭菜黄叶混着几根芹菜根被剪成碎屑。随后,客厅茶几上的两个香蕉皮也被横着剪成细条。

11月3日,在郑州鑫苑名家社区一户居民的阳台上,72岁的杨亦军老人掀开一个圆形塑料桶,用小铲子小心地扒开里面的泥土,将刚刚剪碎的菜叶和果皮分散埋了进去。这当口,泥土里一条条蠕动着的红褐色蚯蚓清晰可见。

“这是俺老两口的宠物,蚯蚓就是活雷锋啊,不要的菜叶菜根、吃剩的水果皮和核都能‘消化’,有时候剩米饭我也会拨给它们。它们一天能吃掉一公斤厨余垃圾&hell荔波花椒ip;…

“厨房里的菜叶和果皮过去都扔掉了,这半年来,我们家很少再扔垃圾。老人说,前一天把菜叶和果皮埋进桶里,第二天这些垃圾就不见了踪影。

前两天,杨亦军又在蚯蚓桶里加了一点锯末,他认为这样土质会变疏松,更适合蚯蚓过冬。

与杨亦军家的“蚯蚓桶不同,铁道家园的范小红先是从超市买了一个长方形的塑料整理箱,后来专门砌了一个花池安置蚯蚓。范小红是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的一名法官,孩子今年12岁,似乎双职工家庭不会有太多琐碎时间打理蚯蚓,但事实恰恰相反,蚯蚓在范小红家过得很滋润。

范小红不认为养蚯蚓给生活添了麻烦。她说:“蚯蚓很安静,不需要专门去照顾,忙的话,两三天喂一次就行,只需要把厨余废料剁碎了埋在它们生活的土里。剁碎的、呈颗粒状的厨余废料蚯蚓分解起来更快,不剁碎的苹果核蚯蚓分解起来得要三天。

范家蚯蚓的“饮食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夏天吃蔬菜叶和西瓜皮,现在吃水果皮和果核,偶尔还有甘蔗渣、柚子皮,剩菜剩肉也行,只是不要连汤带水都倒进去。

蚯蚓带来的变化是“我们家几乎没有往楼下掂过垃圾,过去一天至少两三袋。蚯蚓在分解厨余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黏液,这些黏液加水稀释后能浇花。

今年5月进入范小红家的2000只蚯蚓,现在数量已增加了5倍。因担心众多蚯蚓挤在一起容易窒息,范小红把蚯蚓搬到了楼顶一个8平方米的花池里。

据了解,像杨亦军和范小红这样养殖蚯蚓分解垃圾的家庭,郑州共有21户。

21户居民签下认养书

【以一个三口之家一天产生一公斤厨余垃圾计算,2000条蚯蚓足够完成分解任务】

“另类宠物进家庭是“自然之友河南小组今年3月初发起的一个“绿社区项目试验。该项目的创始人是48岁的环保志愿者郭明亮,项目负责人是另一志愿者杨晓静。首批试验的21户家庭都在郑州鑫苑名家和铁道家园两个社区。

“他们是‘火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如今他们都养得很好,没有一家中途放弃。这些成功的家庭将成为燎原项目的星星之火。11月2日,大花茅根杨晓静向记者阐释了他们期待用“家庭蚯蚓箱实现城市垃圾减量的梦想。

这群人的梦想早先源自郭明亮的执着。郭曾和朋友共同经营一家包装材料厂,当他发现这个厂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在大量排放难以降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时,他开始“觉悟。

关掉厂子,郭明亮淡出了狂飙突进的生意场。他过了两年自省的日子,并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他加入了自然之友环保志愿者协会,并成为永久会员。

郭明亮说:“我没有太高尚的理想,我就是想干这点事儿。

于是,他选择了养蚯大叶堇菜蚓,他期待最终能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让蚯蚓进入家庭分解厨余垃圾,他认为,与其讨论垃圾是烧还是埋,不如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二是,他盼望蚯蚓的普遍养殖能改变土壤质地,这也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他认为,板结土地的增多和人类莫名疾病的频发就是农药、化肥、污染作用的结果,唯有蚯蚓能够担当起土地“革命的重任。

2009年3月,郭明亮在郑州北郊租下了一块黄河滩地,并从江苏买回了400公斤“赤子爱胜蚓。“这种蚯蚓是从日本引进的,商品名叫‘大平二号’,食量大、繁殖快,消解厨余垃圾的能力特别强。

接下来,郭明亮在大街上捡西瓜皮,从菜场里扒菜叶,向水果摊主讨要果皮,每天一趟趟往地里跑。一年半后,那块荒地被他拾掇成了蚯蚓的乐园。

杨晓静等人称那个地方为“蚯蚓基地、“有机农场。现在,农场里生长着至少1200万条蚯蚓。

郭明亮鼓励自然之友志愿者杨晓静等人试养蚯蚓,在积累了经验并解决了若干难题后,他们开始向社区推广。

今年3月13日和28日,十几名志愿者先后进入鑫苑名家和铁道家园宣传蚯蚓养殖,图文并茂向居民传递用生态的方式解决垃圾难题的办法。

两次宣传后,57户居民踊跃报名。项目组对愿意认养蚯蚓的家庭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住房面积和成员知识结构以及认养目的进行了调查,他们希望认养家庭成员不是很多,住房面积不要太拥挤,同时不是一时兴起。

经过三次筛选,最后,21户被认为“有公益决心并“愿意抽出时间照顾蚯蚓、承诺决不弃养蚯蚓的家庭与项目组签下了认养书。5月底,他们为每户家庭发放了一公斤大约2000条蚯蚓。“依据一个三口之家一天产生一公斤厨余垃圾计算,2000条蚯蚓足够完成分解任务,同时蚯蚓可以排泄约半公斤肥料。

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杨晓静等人准备了足有三个月。

杨晓静除了自家有蚯蚓养殖箱外,办公室还养着石香薷3000条蚯蚓。她和同事们吃剩下的果皮、果核都拿给这些蚯蚓分解了,蚯蚓产生的蚓液和蚓粪又用来滋养花草。

杨晓静还有写养殖蚯蚓日记的习惯,并写了一本童话版《一条??物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希望有更多的人把蚯蚓当宠物在家里养。

“可以身体力行的方向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用蚯蚓处理生活垃圾,这个城市的垃圾量会减少很多】

连日来,郑州街头出现了很多新的垃圾箱,杨晓静认为:“垃圾分类10年前就开始了,但至今还在原地踏步,更换垃圾箱不如转变生活观念。

杨晓静不赞同“居民环保意识差的说法,“谁不爱自己的国家和城市,重要的是有人要告诉大家该怎么做。

范小红说,她养蚯蚓并能长期坚持,就源自对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十几个环保志愿者努力的感动,“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但该为改变做些什么却不明朗。他们一群人提供了可以身体力行的方向。

范小红毫不迟疑地成了先行者。她说,养蚯蚓改变的并不仅仅是一家人的生活形态,也促使夫妇俩对事业的终极意义和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全方位的思考。“追求事业是期待每个人能在法制的社会中活得更有尊严。教育孩子,也是希望他能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有所贡献,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清洁和有秩序的环境基础上。如果每个家庭都能用蚯蚓处理生活垃圾,这个城市的垃圾量会减少很多。

其实,蚯蚓的科学价值早已为学术界所高度评价。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chanpin.html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baogao.html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顺庆创维电视维修
浠水燃气灶安装
西工欧米茄手表维修
连山凯度集成灶维修
临邑优盟集成灶维修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