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华坪农业网 >> 尖稃草

漯河全国玉米籽粒收获排头兵芥菜疙瘩

发布时间:2022-08-18 17:42:53

漯河:全国玉米籽粒收获“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河南漯河作为粮食主产区,保持粮食稳产增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漯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充分发挥农机资源优势,立足发展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国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收技术现场会、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现场会先后在漯河召开;2020年9月,国家农业十大引领性技术之全国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收获技术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漯河市召开,全国玉米栽培学组组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少昆评价漯河的玉米籽粒收获技术在黄淮海区域具有引领作用,为实现玉米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历史性和关键性一歩。获得玉米三角定苗免耕施肥播种机实用新型专利,主导起草的《河南省玉米机械粒收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于今年9月发布。农业农村部给予高度评价:玉米籽粒机收技术应用取得显著效果,中央电视台10月11日《朝闻天下》进行了报道。目前,漯河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技术领跑全国,每亩可增收150多元;玉米合理密植高产技术走在国家黄淮海区域前列,每亩可增收200多元。为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催生了新动力。荣获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一等奖)和成果奖(二等奖)两项殊荣。

一、从“不可能”到“可能”,玉米粒收梦成真

玉米是漯河市重要的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左右。长期以来,由于不能实现机械化籽粒直收,农民一直沿袭机械化摘穗、果穗晾晒、脱粒、籽粒晾晒的技术路线,中间环节多,人工成本高,易霉变,玉米粒收一直是人们的梦想。2010年,漯河市尝试进行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因各种条件不成熟,收获的玉米籽粒被染上了色、打成了浆,品质很差,玉米粒收被群众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自2016年开始,承担“农业部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集成示范”、“ 河南省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漯河市成立科研攻关小组,采取政策拉动、组织推动、示范带动,从品种筛选、播种、收获、烘干等环节进行技术试验论证,形成了成熟的以“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收获技术”为核心的集成技术模式。2019年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暨籽粒低破碎机收技术现场活动在漯河市举办,通过“机收品种 高效栽培 机械收获 机械烘干”四结合的展示平台,大规模、立体式、全方位展现了一批玉米好品种、好机械、好技术,真正实现了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玉米生产薄弱环节的难题,漯河市已成为黄淮海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技术的支撑区域和辐射源点。2020年国家农业十大引领性技术之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黄淮海夏玉米区)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漯河市召开,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全市玉米粒收面积66.65万亩,粒收率达到55.26%,远高于去年全省12%、全国5%的粒收水平。亩均节本增收150多元,实现农民年增收超亿元,玉米籽粒直收梦成真,成为全国玉米粒收“排头兵”。

二、从“怀疑”变“现实”,玉米高产助增收

目前,黄淮海区域玉米单产总体水平较低,每亩种植株数在4000—5000株,亩产在600公斤左右徘徊。要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现玉米大幅增产,漯河大胆引进了合理密植高产技术,并进行试验研究,“老庄稼筋”们看到后纷纷摇头,认为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不太可能。为突破制约玉米单产提高的瓶颈,漯河市联合中国农科院成立了玉米合理密植高产技术课题组,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经过4年多的努力,通过品种筛选、机具研制、试验论证,成功研发出了错位播种机械,实现了玉米合理密植。玉米合理密植高产技术是建立在单行密植基础上,保持基础行距不变,将单行上植株间隔平移至侧位15cm处,形成错位小双行,使单行内植株间的株距增大,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同时采取垄作沟播技术,垄覆秸秆或前茬,蓄水保墒,解决种子播深和墒情不一致导致的出苗不均匀问题,出苗后植株置于沟的两侧,底肥施于小双行中间下6-10cm处,促进植株对光、温、水、肥等资源充分利用,解决出苗后生长不均匀问题。2020年,漯河市通过玉米合理密植高产技术试验示范,玉米每亩种植株数达6200株,大田试验实测亩产达817.2—902.02公斤,实现了玉米单产历史性突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架构起科技支撑,是黄淮海区域玉米生产模式的一次革命。

上海癣菌病医院

广州心理咨询医院

长春双阴茎医院

南昌口淫癖医院

贵阳假斑秃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