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华坪农业网 >> 核子木

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克武榔榆

发布时间:2022-07-26 14:07:12

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克武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北京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水资源紧缺是必须要跨越的障碍。为了减少农业用水量,北京市开源节流并举,加大农业节水灌溉建设力度,集成农业节水技术落地,提高再生水和雨洪水利用,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和农业自身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一直在农业节水一线工作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克武,透过他的视角,为读者呈现北京节水农业的全貌。

    记者: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北京节水农业的地位和意义?

    王克武:北京是一个人口超过2100万的特大型城市,也是资源型重度缺水的地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00立方米左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这说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关乎首都社会、经济、民生发展的大事。

    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发展节水农业的地位和意义。首先,发展节水农业是保障城市供水的需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急剧增长,导致首都生活用水需求刚性增长,北京水源安全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发展节水农业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业用水量,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其次,发展节水农业是维护农民利益的需要,采用综合节水技术,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证产量和品质,还能够节地、省工,减少病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民利益。最后,发展节水农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节水可以促进节肥、节药,降低肥料和农药的淋洗和流失,进而降低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证首都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但是,农业用水除供应作物生长外,还具有调节生态环境和小气候,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环境的作用,因此需要保障一定比例的农业用水,不能无限减少。

    记者:几十年来,北京节水农业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研究、示范、推广应用的效果如何?

    王克武:北京节水农业的发展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上世纪80年代,北京节水农业处在起步阶段,重点研究旱作农业技术,主要推广了抗旱品种、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耕作蓄墒、长效肥一次底施等旱作技术。上世纪90年代开始,节水农业步入农艺节水与灌溉相结合的发展阶段,节水灌溉设备、高效灌溉制度、节水品种、保护性耕作、化学抗旱等一批先进的节水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从2004年至今,是推进现代农业综合节水阶段。这一阶段集成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和信息、生物等综合节水技术,膜面集雨高效利用、再生水应用等技术,形成了农业综合节水技术体系。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1983年恢复建站以来,一直研究、试验、示范、推广节水技术。在节水思路方面,倡导“真实节水”理念、突出“田间节水”重点、采取“综合节水”措施。在节水技术层面,集成完善了适宜不同区域和作物的三大类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在设施农业及适宜微灌的水浇地农业区,集成完善了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模式;在种植粮经作物的灌溉农业区,集成完善了农艺综合节水技术模式;在旱作农业区,集成完善了雨养旱作节水技术模式。在推广方法上,形成了以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技术支撑,突出工作重点,发挥以点带面、强化培训指导,促进技术落地等方式。在技术队伍建设方面,各区县推广站或农科所均设立专门的节水技术部门,初步建立了一支懂得节水技术、掌握节水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各部门、各区县的共同努力,10年来平均年节水2.14万立方米,截至2013年,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比例下降到25%,比2004年下降了14.1个百分点。耕地平均灌水量下降到每亩208立方米,单方水的粮食产出提高到1.5公斤。

    记者: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越来越影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下,未来北京节水农业应该如何发展?

    王克武:有一个数据比较:国外一些国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已经达到0.8以上,而北京为0.69;以色列粮食作物水分生产效率高达每立方2.32公斤,而北京为每立方1.5公斤。这说明,北京节水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说明北京的节水农业大有提升空间。

    北京节水农业发展到现在,在管理机制、节水技术与生产模式和节水农业社会化服务三个方面面临发展的“瓶颈”。北京市农业用水基本上只交电费,农户节水后不能获得任何形式的奖励,影响了农户节水的积极性。因此,应全面建立农业用水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实现用水精确计量、定额控制、节约奖励、超额收费,充分调动用水主体的节水积极性,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北京农业的经营模式以“一家一户”为主,这种方式导致地块的零散化、破碎化,不适于喷灌、微灌等节水设施大面积推广应用。这需要推行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生产经营,推广重力滴灌等适合“一家一户”式分散生产的节水灌溉模式,同时引进对作物茬口变化适应性更广的灌溉方式。节水设施以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为主,后期设备维护缺乏资金、人员和技术队伍。因此,应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加入农业节水事业。成立农业节水设施维修、灌溉等专业服务队,在政府补贴引导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要素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记者:在推动北京节水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

    王克武: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北京市农业局唯一设置专门农业节水科室的单位。多年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省部级节水项目近50个,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和水肥一体化等领域获得多项奖励,在农业节水科研和推广工作中具有优势。在长期的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中,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逐渐总结形成了适合京郊主栽作物、主要栽培方式的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如在粮食作物上,引进先进节水设备,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建立旱作节水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测墒灌溉、耐旱品种、深耕深松、镇压保墒等农艺措施等。作为作物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业节水与作物栽培密不可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现有6个作物科室,可以将农业节水技术与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与此同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节水室与各区县推广站及农科所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目前各郊区县推广站(农科所)均设有农业节水室,配备技术人员,专门从事京郊农业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在节水队伍和推广方面具有优势。

    要想将农业节水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要跳出农业看节水。要看到发展节水农业不仅是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端、高效、节能、生态功能的体现,更是建设资源节能型、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基石。

真空感应炉

井筒式轴流泵

继保测试仪

奥林巴斯胃肠镜胆道镜供应

汉白玉石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