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华坪农业网 >> 最新文章

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从不毛之地到美丽绿洲大型玉露

发布时间:2022-09-15 13:48:47

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从“不毛之地”到“美丽绿洲”

9月18日消息:当大多数城市将公园植被、街道绿化视为城市“标配”时,内蒙古集宁区居民却视为最稀缺事物。原因很简单,恶劣的气候和地质条件,让集宁区在过去几十年间获得一个“不毛之地”的称号。

最近几年,“不毛之地”却变为“城市绿洲”,这大大提高了集宁人的幸福指数。与风沙抗争了几十年的集宁人民称,这就叫“人定胜天”。

人与自然的抗争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集宁人常用这句老话来形容集宁区气候的恶劣。

集宁局办公室副主任郑文晶说,她小时候一大早醒来,窗外就和傍晚的效果是一样的,昏天暗地。和其他小伙伴们一样,郑文晶被母亲用围巾包裹住头部,只留出眼睛,“像阿拉伯少女那样”。

2006年上大学时,郑文晶以为学园林专业会是和那些花花草草打交道,憧憬着开个小花店那样的感觉,没想到到了大学后才知道学的是城市中的绿化。即将毕业时,和同学聊天毕业后去哪里上班,郑文晶说自己毕业后不可能回集宁,因为集宁撑死一条马路种上一溜行道树,种一溜老杨树,不可能有园林。

“一个公园一只猴,一条马路一个岗楼”是对集宁的最真切形容。这是一个单调乏味的城市,城市小、人口少,没有绿地缺少游玩场所。“那只猴子都快认识我了。”郑文晶开玩笑地说。

之所以光秃秃的没有个绿色植物,与集宁区气温温差比较大有关。每年3月份,气温20度的时候,地下温度还处于零度以下。地表温度回升慢,气温回升快。树表树头已经开始蒸发的时候,地表还在冻着,这在树的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时,树冠已经开始蒸腾作用。这是许多集宁区树木无法成活的原因。

郑文晶的领导,集宁区园林局局长张耀也感触颇深。1988年7月,刚从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分配到集宁区上班的张耀,背着铺盖下了火车后就懵了:太阳热辣辣地晒着,连个乘凉的地儿也没有,路边一棵树都没有。

集宁区委一位领导干部回忆说,“我们那时候谈恋爱连个背阴的地儿都找不到。”

直到张耀后来在园林部门上班,并任集宁区园林局局长后,有外来同学来集宁,还开玩笑说这里为“不毛之地”。

老虎山上一少部分的山桃山杏,刚开花就被摘完了。原因很简单,人们就见不到花,所以都掐走拿到家里插瓶子里观赏。

2010年之前,白泉山还叫白灰山,原因是山上有许多白灰石。白灰一见水就有化学反应,升腾出热量,所有的树基本上都可以被烧死。集宁区原来就是一个玄武岩台壁,所以原来也是石头多土少,可以说几代集宁人年年栽树不见树,栽了许多年的树。

张耀说,原来都不是很专业,都是粗放型种植。过去资金和技术能力达不到,很有可能就是靠天栽树。一大片树栽上去,没有人去浇水。此外树埋的深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恶劣的环境下,很可能成为树死亡的原因。

在其他地方是树难越冬,而在集宁却是树难越春,出现死亡现象。在集宁区,地面温度低,气温是没有春天的。一过完冬天直接进入夏天。

在2010年开始规划,杨桃、柳树、榆树、山桃、山杏。

郑文晶介绍,她的奶奶今年已经89岁了,在她30来岁刚解放时就开始栽树。一直栽到现在。当时技术水平和山上条件受限,老人想着挖个坑,把树栽进去,浇水就能活。几代人想着用这种很原始的模式挖坑栽树,但结果都是没能成活。集宁人每年都抱着侥幸的心理,再挖坑再栽树,结局一样。

一些人开玩笑说,集宁栽树不用挖坑,前一棵一拔,后一棵往里一栽就又死了。

每年春天种不活,每年都义务植树。比如集宁区有20万人,都要进行义务植树活动,每年集资好多钱。成了年年植树年年死。在集宁区,栽树成为了一种改变生存面貌而所做努力的“图腾”。

当大多数城市将公园植被、街道绿化视为城市“标配”时,内蒙古集宁区居民却视为最稀缺事物。原因很简单,恶劣的气候和地质条件,让集宁区在过去几十年间获得一个“不毛之地”的称号。

最近几年,“不毛之地”却变为“城市绿洲”,这大大提高了集宁人的幸福指数。与风沙抗争了几十年的集宁人民称,这就叫“人定胜天”。

集宁区有20万人,都要进行义务植树活动,在集宁区,栽树成为了一种改变生存面貌而所做努力的“图腾”。

几年下来,乌兰察布集宁区共植树369万棵,城区周边60多条道路和街道两旁,6个立交桥,几个公园全部绿意盎然。

1

磨粉机多少钱一台

房屋加固

地沟盖板

空气能热水工程

转让二手货架

友情链接